目录
文化视野
媒体融合视阈下校史剧对高校校史宣传效果的研究——以上海大学校史剧《红色学府》为例彭思琪;严旖叶;皮祎恒;冯怡菲;1-4
卷首
中西文化和旅游年开幕系列活动成功举办4-5
文学文化
毕飞宇《推拿》中的异化研究陈古成;5-7
鲁迅作品中的故乡情结李静;8-10
贾平凹《秦腔》的语言特色研究李林;11-13
自然人性向诗思宇宙的抵达——解读沈从文《边城》中的人性审美张璐;14-16
《透气孔》中人物的生存困境吕梦涵;17-19
黄河沿岸的精神文化传承——以赵孟頫《鹊华秋色图》为例赵文瑞;20-22
文史研究
石匣村的历史与经济杨玉蝶;23-25
文旅融合下侗族百家宴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刘梅坚;张嫚嫚;26-28
衡水运河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创新研究分析张帆;李世东;刘微;29-31
新主流电影中的类型叙事与诗意表达——以电影《革命者》为例杨艺炜;焦仕刚;32-34
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及传播趋势孙子涵;35-37
唐宋时期成都人居生态文化探析马英杰;38-41
民族艺术
浅析西周早期圆雕玉鸟饰品——陕西省扶风县齐家村19号墓玉鸟为例高杨;陈亮;42-46
北宋名家以苏轼为代表对颜真卿的书法接受侯心雨;47-50
《青春变形计》中奇观叙事、女性主体与认知差异马洪艺;51-53
新时代民族美术创作的优势与历史机遇分析王宇;54-56
浅析《洛神赋图》中山川图案元素在服装中的运用王聪;柳佳;段景耀;罗辰;57-59
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传承与创新设计招靖琳;60-62
基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贵州苗族堆绣艺术研究王丽云;63-65
浅析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易丹丹;66-68
简析野田燎的《即兴曲1号》梅松;69-71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研究于欣然;72-74
从团窠纹的艺术特点看中国传统设计美学邵芳;75-78
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审美视域下的走向研究唐晓烽;79-81
融媒体时代民俗摄影的创新发展研究姚雪兰;邵婧;刘颖;82-84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文化馆对书法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李峰;85-87
“潇湘”系列作品中的萨克斯特殊演奏法在社会文化中的意义檀昊廷;88-90
剪纸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宋升玥;张锋;91-93
20世纪以来民间美术概念的流变程勋旗;94-96
山西太原市晋源区唐墓壁画艺术鉴赏聂东红;97-99
剪纸动画影片中四足动物角色运动规律的应用探析——以动画影片《葫芦兄弟》为例候震;敬雪琰;100-102
新时代舞蹈编导面临的挑战与应对路径研究冯婧;103-105
探索北方民族史对敦煌石窟艺术发展的影响——以月氏人迁徙和十六国北朝为例黄博涵;106-108
跨文化视角下的陇东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李翠红;109-111
从传统木作和酿酒技术看李白《静夜思》之“床”张宏;112-114
时间和空间的动画艺术——分屏镜头应用研究王思睿;115-117
文化广角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西壮族歌圩文化宣传研究应鑫晨;班蓓;118-120
新时代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科普研究——以《颜氏家训》为例吴俊梅;杨晓霞;121-123
中国古典文学在新时代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中的运用黄峻晖;戴珊珊;124-126
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质量提升研究傅春晖;127-129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情报信息资源共享分析罗润太;130-132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霍艺璇;133-135
“互联网+”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模式探析郑文芳;136-138
音乐舞蹈
车尔尼740练习曲——音乐技巧进阶之路袁艺;139-142
论声音频率的视觉化思考郭娜;143-146
从“不朽的静物”看17世纪西班牙的图像叙事与文化演绎刘彦瑢;胡亮;刘言;147-149
基于“以情优教”理念开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俞婧雯;150-152
新时代舞蹈教师多维教学观的建构——基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形成的嬗变向柯;153-155
乡村振兴背景下音乐教育的价值逻辑与优化路径陈星旭;舒柏钧;李美奇;156-158
高职院校声乐课程思政建设探究与实践谢佩君;159-161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分析朱生奇;162-164
初中音乐教学中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常艳;165-167
诗词新唱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刘慧清;168-170
浅析肖邦《升C小调圆舞曲》的演奏技巧及风格特征颜婷爽;171-173
关于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审美培养策略研究郭一帆;174-176
论美声唱法在歌剧表演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和影响高峰;177-179
舞台表演在民族声乐表演中的作用研究王慧慧;180-182
基于“立德树人”思想的湖南农村小学音乐人才教学实践策略探究——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为例杨思思;刘艺;183-185
钢琴曲《牧童短笛》的演奏技巧分析张波;186-188
红色文化
主旋律影视作品中青年认同的构建——以《觉醒年代》为例樊容;189-191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太行山道路和太行山精神的哲学意蕴张婷婷;张卿;王杏菊;192-194
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教育实践研究郭慧毅;195-197
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红色文化融入宗祠文化的创新模式探索——基于佛山三水的考察曾岑;陈舒琪;黄旭筠;198-200
美术设计
中国古代器物传统纹样在现代陶瓷设计联动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岳顶聪;江欣达;芦扬;201-203
“介入社会性”当代视觉艺术作品中的德育内涵探究祁雪峰;204-206
家乡非遗文化与手工课程相融合的探索实践——以周口市为例尹宝琦;207-209
起拍技巧在高校音乐合唱指挥的应用研究王婉君;210-212
学前教育阶段美术教学课程实效性提升路径剖析边宝丽;213-215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海南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党祎楠;张义;童谣;邱海东;216-218
从美术的角度解读《课堂提问的艺术》陈哲;刘林;219-221
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方向实践教学改革及实验室建设江春艳;222-224
语言文化
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汉语言文学发展路径探析李梅;225-227
浅谈洪洞方言语气词“唡”“咯”白佳瑞;罗建辉;228-230
功能对等背景下的英语幽默小说翻译张娜;231-233
基于分型图谱法的蒙古文铅字造型特征研究汤晓洁;毕力格巴图;234-237
二语习得视角下英语语言与文学作品的影响探究王恒花;238-240
文博天地
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的有效思考徐春晖;241-244
元宇宙趋势下的智能博物馆展示设计思考高晓晨;245-247
博物馆藏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路径探析张小松;刘宁;248-250
与观众对话:参与式文化下的博物馆文创传播发展探究徐迎;251-253
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中交互思维的研究许可;254-256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2
《琵琶行》王明明;3
陈寅恪10
抱朴含真周斌;258